作者:李世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学思践悟】 作者:高苑(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讲师,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本报讯(记者 高毅哲)11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届世界开放教育资源大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视频致辞。 怀进鹏指出,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是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的重...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党委书记、主任 郁云峰 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党总支书记、所长 刘朋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
教育“三大属性”贯穿教育强国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教育强国的先进本质、鲜明特色和独有优势,是一个系统整体,内涵丰富、相互联系、...
■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面向未来,加强科学教育相关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
开栏的话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依法依规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管理,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
2023年7月,中国中车牵头成立首个国家级行业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现由中国中车集团及58家产业链企业、9所普通高校、38所职业院校,共106家理事单位组成。一年多来,共同体聚焦职...
之所以提出“把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结合起来”,是由高等教育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决定的。 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胜利闭幕后,教育部...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亿万儿...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决定》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要求,必须自觉把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视野中把握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加快完善...
本报讯(记者 郑翅)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抢抓秋招关键期,于11月至12月集中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以“协同联动拓岗位 凝心聚力促就业&rd...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强调“必须更好发挥市场...
聚共识,谋发展,同心向未来。 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000名中外教育界人士、驻华使领馆和企业代表等,分享了教育赋能...
钟启泉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教育家精神是人民...
推动改革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作支撑,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这为未来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
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变革、创新和发展的过程。75年来,中国教育治理深化变革,探索出符合中国教育国情、针对中国实践问题、体现中国智慧的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路径和经验。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
关注本站点
技术支持: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2022-2027 陕ICP备20220036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