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宏阔的战略视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集中回答了事关教育强国建设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实践性重大问题,特别是突出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围绕增强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等进行探讨,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全会的精神实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与决心推进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要积极作为...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我们党对中国...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也是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的重要原则。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师潜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年弹指一挥间。 从2018年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到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中国教育再上台阶、更上层楼,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6年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为...
教育奠基中国,中国影响世界。 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教育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尚未普及小学教育,到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
“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虚拟空间文化生产与管理”……这些都是高校开设的“微专业”。 近年来,“微专业&rd...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代表党中央,向他们和全国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
出生人口下降对大学的影响 我国出生人口统计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这是我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对于大学而言,这个数字是非常有冲击力的,20...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科教兴国战略中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为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基础和持久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极端重要作用,...
导读 4月28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官网刊发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妮娜·鲍威尔(Nina Powell)和副教授瑞贝卡·瓦尼克(Rebekah Wanic)的文章《“以学...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鲜明地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党和...
为了迎接新工业革命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同时为了适应由于公共问责制的兴起、人们更加关注教育投入的回报与实际产出的现实需要,成果导向教育(OBE)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  ...
教育这个词,特别耐琢磨。在中文里头,教与育是两字,往起源上说,各有其义。翻开《说文解字》,教,指的是“上施而下效“;育,说的是“养子使作善”。到了现在的表达中,如果分开来用的时候,...
近来,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陆续启动。据报道,今年强基计划试点由36所扩充到了39所,目前已有超过30所高校发布了今年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启动报名工作。 与前两年“强基计划&...
▲杨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 讲教育的文章有很多,可谓各有千秋。但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教授这篇演讲文章不一样,很有深度,干货满满,讲透了教育的意义和内涵,读后令人茅...
1、什么是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是指口头的、有声音的历史,它是对人们的特殊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口述历史兴起的条件是技术的发展,录音机和摄像机的出现使得历史记录的音 视频...
关注本站点
技术支持: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2022-2027 陕ICP备2022003684号-1